暑期档,更多年轻人走进影院
2024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一场冰与火的考验。 尽管总票房突破了百亿大关,达到116.43亿元,但相较于往年,观影人次、场均人次均出现下滑。这其中,既有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也反映出国产电影在内容创新、类型突破上面临的挑战。
今年暑期档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喜剧片《抓娃娃》的突出表现。这部以轻松幽默风格为主打的影片,一举斩获了32亿元票房,成为档期冠军,也为暑期档贡献了近三成的票房收入。
《抓娃娃》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在疫情后的复苏阶段,观众更倾向于选择轻松愉悦的观影体验;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优质的喜剧片依然拥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值得关注的是,悬疑片《默杀》和恐怖片《异形:夺命舰》分别凭借着类型上的稀缺性和口碑效应,在暑期档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默杀》作为暑期档唯一一部悬疑犯罪题材影片,成功抓住了观众对于类型片的需求,成为一匹票房黑马。 而《异形:夺命舰》则凭借着惊悚刺激的观影体验和良好的口碑,逆袭成为影史恐怖片票房冠军,也证明了恐怖类型片在国内市场依然拥有着相当的受众基础。
然而,在喜剧片、恐怖片、悬疑片等类型片取得突破的同时,曾经备受期待的好莱坞动作/科幻/奇幻大片却在今年暑期档表现乏力。《异形:夺命舰》的成功难以掩盖好莱坞大片整体票房的颓势。 这也给国产电影提了个醒:在学习借鉴好莱坞类型片经验的同时,更要注重本土化表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佳作。
值得欣喜的是,以《异人之下》《从21世纪安全撤离》《解密》为代表的国产类型片,在今年暑期档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这些影片在题材选择、风格塑造、视听语言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探索,为国产类型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青年观众作为电影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观影选择直接影响着未来电影市场的走向。 今年暑期档,20岁以下观众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20—25岁观众占比停止下降。这表明,吸引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依然是电影从业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总而言之,2024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 一方面,观众的观影需求更加多元化,为不同类型影片提供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优质内容的缺失、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电影需要在内容创作、类型突破、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