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延水谣》:鲁艺人的激情岁月
作者:张阿利(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
几十年前,人们唱着歌曲《延水谣》送爱人、亲人上战场;如今,话剧《延水谣》讲述当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青年学员们如何用创作实践人民文艺为人民……近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演艺集团,西安话剧院等单位联合出品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延水谣》上演,以散文诗化的戏剧语言书写革命青春故事,为话剧重大主题创作表现红色历史、塑造革命人物做出了有益尝试。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热爱文艺的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在刚刚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里生活、学习、创作:从上海来的林逸萍和中央苏区红军剧社来的李三妹都想让自己的作品代表戏剧系参加边区会演,在师生中引发了艺术观念的交流碰撞;李三妹由于过去的经历和学习上的困难想要退学,许翼飞处处帮助她,使她逐渐走出了精神困境,又能放声歌唱……剧中,注重个人情感,曾经大谈高高在上、脱离现实的“高雅艺术”的文艺青年在现实生活的浸润和战火硝烟的洗礼之下,尤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感召与指引之下,经历思想变迁、心灵交锋与自我革新,逐步找到了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最后创作出一批鼓舞人民抗战斗志、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艺术作品,丰富了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发挥了文艺在抗战中的突出作用。
选择如此宏大的题材,在近年来的舞台创作中是极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所以,如何组织剧情,使内容多而不乱,考验着创作者的艺术水平。该剧在叙事上摒弃了舞台上常见的那种起承转合式的结构,以散文诗化的戏剧语言讲述三组人物的成长经历,书写他们从文艺家向文艺战士的转变历程,可谓形散而神聚。每一个角色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真实的群体,做到了由点及面,尽量突出鲁艺当年的主要专业分科门类,如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类别等,串联起抗战时期延安文艺工作的宏阔图景。
与此同时,该剧注重群像塑造中的个体表达,在尊重历史人物的基本精神风貌,使故事情节与那段历史事实相呼应,人物的精神气质与当年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吻合的前提下,展开大胆的艺术想象,赋予作品真挚的情感力量和丰富的艺术内蕴。鲁艺学员文慧心与八路军团长范铁峰之间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成为该剧人物形象塑造和矛盾冲突设置的一大亮点。作品细腻描写了二人从一开始由于性格情趣差异巨大而互不理解,到后来相互牵挂对方、接受对方,再到最终走到一起的情感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这个过程也象征着鲁艺文艺青年与革命现实道路、文艺事业与革命事业的浪漫结合历程。剧中范铁峰送给文慧心的炮弹壳钢笔,诠释出延安文艺座谈会“让子弹变成笔,让笔变成子弹”的精神内核。这样的设置既有思想深意,也体现了艺术匠心。
剧中还尽可能地将延安鲁艺文艺工作者参与创作的著名作品贯穿其中,做到剧中有戏、剧中有歌。比如《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早已成为经典,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经过话剧舞台的重新演绎,不仅烘托了全剧的历史氛围和时代气息,也呼应了观众重温经典的观赏诉求,取得了良好的艺术传播效果。
在观看这部话剧时,人们沉浸于延安时期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被剧中那些热血青年对于国家民族的深深热爱打动,被他们对艺术一往情深的执着感染,也为他们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而震撼,更为他们在鲁艺的艺术大熔炉里的淬炼进步而欣喜,从而获得一种跨越时空的共情体验。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10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