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万火关》:对“我是谁”的探寻
一件“大靠”不仅代表着英式暴力美学的融合,更象征着京剧武生的精神内核。话剧《万火关》巧妙地借此视角,带领观众走进皇城根下的苍凉院落,观照自身与人生。
剧中,寻找到“大靠”的武生名家才能驰骋千里、枪挑千军万马,展现出武生与艺术角色三位一体的境界。然而,这只是话剧文本的第一层表达。
进一步探究,“大靠”与戏服的延展,诉说着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绸缎庄小姐为武生名家制作的华美戏服,见证了他们的爱意。但武生为拒绝为日本人表演而流亡,留下了尚未上台的新“大靠”。
最深层的表达在于“大靠”与身份的关联。乔乔为追求流量披上“戏服”行走直播间,寂寂无名的武生演员困于没有“戏服”的尊严。从这个角度,当年武生名家的选择令人理解:宁投怒海,不谄媚折腰。
话剧《万火关》的表意多层,引发观众共情。每个人都探寻着“我是谁”,或沉迷“大靠”、或爱上“旗袍”、或迷恋“人设”。但话剧也在传递着慰藉,人该有勇气为自己点火、擎火,过往不恋,当下不迷。
话剧第三幕的梦魇表现,展示了工具属性的“戏服”如何箍住人们的时间和情绪。正如职场中的我们,是否也被“戏服”所限?
《万火关》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却给予了慰藉。正如武生名家在“万火关”戏中杀出重围,在小院子里,年轻的“戏服”也一怒冲天,烧毁了华贵的“虎头”。漫漫长夜总会过去,“人眼睛里的光,任何东西都无法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