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有余、比下不足的“孤独患者”
王耀庆在舞台剧《低音大提琴》中化身一位被失眠困扰的低音大提琴手。
失眠的精神错乱成了角色自言自语的逻辑支点,而演员如何塑造角色,成为一个难题。王耀庆选择将表演外化于道具使用,例如挥动纸巾揶揄指挥,用巧妙的设计让观众忍俊不禁。
和原著相比,上话舞台上的《低音大提琴》进行了修改,使角色更适配王耀庆,如低音大提琴手的年龄设定与王耀庆一致。这个角色热爱音乐事业,追求真善美,却因不受重视而愤懑。
剧中角色是现代社会“比上有余、比下不足”的“孤独患者”,引人共鸣。通过王耀庆的表演,这种时代症候被反映出来,让观众既心生怜悯,也觉得可笑。
于是,2003年便曾搬上国内舞台的《低音大提琴》,在今年的复排中获得了指向当下的时代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