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原创音乐剧何时走进“繁盛的夏日”?
■记者 宣晶
音乐剧的春天来了吗?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灯塔专业版、保利票务近日发布的《回归与重塑——2023年剧场类演出市场消费观察》显示,音乐剧在演出市场上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根据观众年龄分布数据,72%的剧场类演出观众年龄在18—34岁之间,而25岁以下观众则占了音乐剧观众的40%。统计数据显示,一年内观看4场及以上音乐剧的观众增速最快,占比从2019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7%。
音乐剧《胭脂扣》日前在上海文化广场热演。(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春日姹紫嫣红,但市场亦有“疾风骤雨”。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仍存在票房冷热不均、依赖明星效应、宣推碎片化、消费力下降等行业困境。本土原创音乐剧怎样才能从“希望之春”走进“繁盛的夏日”?美国音乐剧导演、编舞卓依·马可尼里认为,创制新作品需要各方协作同步,主创应有更开放的态度。“有些人执着于把自己的想法硬套到剧里,结果让作品过于沉重,以至于难以呼吸。所以,创作者要善于倾听各方的声音,发现他人涌现出的灵感,抓住它们,用好它们。”
讲好中国故事,音乐剧才能在这片热土生根
中国音乐剧市场整体呈现较为良性、健康的状态。在2024中国(天津)演出交易会上,《剧院魅影》中文版、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粉丝来信》中文版、法语音乐剧版音乐会《悲惨世界》、原创音乐剧《人间失格》、原创音乐剧《将进酒》、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玛蒂尔达》、原创音乐剧《猎罪图鉴》、原创音乐剧《哈姆雷特》等作品斩获年度票房TOP10榜单。原版大戏的回归给市场注入了强心剂,本土原创在数量和质量上亦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市场需求火爆,新剧供不应求,质量良莠不齐。本土原创音乐剧如何进一步提升品质?卓依·马可尼里指出,剧本作为音乐剧的基石,是观众的最基本诉求。他表示,“剧作的核心就是‘讲故事’。创制音乐剧是一个不断研发故事意趣的过程。我们需要许多聆听、很多阅读,以确保整个剧情都是连贯的、一致的,并保证演员有能力去呈现出来。”
用中国语言去讲中国故事,音乐剧才有在中国生根的可能。“从基因上讲,音乐剧不能完全算是‘舶来品’。”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认为,歌剧、音乐剧将歌舞和表演融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艺术独特的美。“回看中国,我们的戏曲没有单独的唱、舞和说,而是以东方特有的方式呈现于舞台。其实,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音乐剧大国’。”
明星带来爆点,但好作品才是市场繁荣的根基
随着综艺热播,一批音乐剧明星“破圈”而出,借助热度成为作品的“金字招牌”。与此同时,不少影视演员也跨界“入场”,凭借流量化身剧目的“票房担当”。在某部音乐剧的演出现场,记者看到数十位前排观众全程只盯着一位演员“欣赏”。的确,明星流量为舞台增添了关注度,但业内人士提醒,一味追求明星效应可能导致制作方难以对剧作进行品质把控。
卓依·马可尼里称,按照海外成熟的创制流程,主创团队在前期需要对音乐剧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导演、编舞、服装设计等各部门协商找到解决方案。“我们先创作剧本,一遍遍修改;再编曲,并不断调整;而后挑演员,反复筛选直至发掘最合适的那一位。”他指出,一些不成熟的中国团队可能匆忙开启排练,甚至连剧本、音乐都没准备妥当。这种情况造成的问题实在太昂贵。
明星流量或许能在短期内带来爆款,但长远看,好作品仍是市场繁荣的根基。近年来,“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已孵化出多部原创音乐剧作品,这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华语音乐剧积累了坚实的创制力量。
[责编:张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