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剧能让世界看见中国看好中国
影视与旅游携手,共谱文旅融合新篇章
在第29届上海电视节上,“文旅融合”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影像引领,文旅共生,两者相逢,碰撞出无限可能。
爆款剧《繁花》的热播令“宝总泡饭”一跃成为上海各大小饭店的顶流菜单。而英国剧集《神探夏洛克》带火的同款早餐,也引起不小的反响。影视作品中的美食文化与旅游消费的结合,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携手《我的阿勒泰》的取景地,通过拍摄服务指南和好剧好景的呈现,深度联结影视与旅游,让影视成为旅游的下一站目的地。
电视剧《三体》沉浸式实景体验馆的开幕,为文旅融合构建了全新的地标。剧中人物蜡像和高科技互动装置,让剧粉、书粉们亲临其境,体验剧集魅力。
从爆款剧撬动消费新增长,到好剧好景的相得益彰,再到剧造景构建文旅新地标,影视与旅游的共融模式不断创新。
《去有风的地方》的播出,让大理古城外的凤阳邑村人气暴涨。该村的“有风小院”既是剧中主角的精神疗愈地,也是剧集出品方华策与当地共同运营的文旅项目。剧集种草,线下引流,形成完美的文旅闭环。
《追光的日子》在广东惠州取景,剧集播出后,当地文旅部门顺势而为,设计了旅游路线和举办短视频大赛,为剧迷打造丰富的打卡体验。
《我的阿勒泰》的成功案例,为影视与旅游的共生共情提供了清晰的答案。主创团队的无功利创作、平台方的优秀文学改编,以及广电总局、文旅部、新疆当地和平台方的共同携手,共同促成了这部剧的成功。
影视与旅游的追求殊途同归,都是以人为本,讲好人民喜爱的故事。文旅融合,因为诗与远方本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文旅融合并不仅限于相互导流的模式。与科技共创、与新技术共融,影视+旅游屡屡诞生新玩法。如《长安十二时辰》将唐风古韵嵌入古都西安的主题街区;《承欢记》开发“承欢记Citybus”,让影视+与亲情、与城市漫步叠加;《三体》先后孕育了广播剧、有声小说、系列动画、电视剧,还将布局线下实景娱乐等项目。
文旅融合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不断放大,一部剧不仅仅能撬动取景地的旅游消费,还能影响角色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因此,要放大集聚效应,价值认同和情感共振是关键。只有当观众在精神上认同和情感上共鸣,作品才能产生穿透力,带动其他行业的繁荣。
文旅融合也需要“致广大而尽精微”。不同地区的文化和观众接受度不同,文旅融合的方式也需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只有让好地方赋能一部剧,在一部剧中读懂一座城,两者在精神和文化上相互成就,文旅融合才能真正实现诗和远方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