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次、票房、观众均实现增长——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热度高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演出场次、票房收入、观众人数均实现显著增长,演唱会、音乐节、剧场演出、旅游演艺等各领域都涌现出不少亮点。
大型演出市场方面,演唱会和音乐节成为上半年演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数据显示,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34.73%,观演人数同比增长63.35%。 众多知名歌手举办的大型演唱会一经开票便引发抢购热潮,不少演唱会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同时,2023年演唱会市场的火爆也促使演出机构在今年扩大了演出规模,部分歌手选择在可容纳更多观众的场地举办演唱会,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增长。音乐节市场也呈现出更加理性、规范的发展态势,品牌影响力和个性化阵容设计成为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
剧场类演出市场同样表现不俗,原创剧目数量明显增加,涵盖话剧、舞剧、音乐剧等多个艺术门类。例如,国风悬疑话剧《清明上河图密码》、新国风舞剧《李清照》、原创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等原创新作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多部原创剧目选择在南昌、苏州等非一线城市首演,并开启全国巡演,这表明国内演出市场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二三线城市的文化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小剧场、新空间演出市场则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新剧目数量和演出场次持续上升。内容多样、形式多元的沉浸式演出项目层出不穷,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演体验。例如,天津推出的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寻找戏剧家》就获得了市场认可,展现出小剧场、新空间演出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旅游演艺市场也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在文旅消费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各地纷纷推出专项措施或补贴方案,助力旅游演艺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演出场次同比增长26.37%。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旅游演艺企业在重要假期节点打造主题活动,并积极探索“沉浸式”“行进式”等新型演出模式。例如,哈尔滨打造的松花江上大型实景演出《遇见·哈尔滨》、青岛以海洋文化和中国航海史为故事主线的沉浸式旅游演艺《寻梦沧海》等都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
此外,中国演出作品也在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多个国内新剧目走出国门,以商业演出方式助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例如,民乐团自得琴社的《琴为何物·唐·孤烟直》音乐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连演四场,吸引了两千多名观众观看;杂技芭蕾项目《天鹅湖》赴伦敦举办商业演出,获得当地媒体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总的来说,2024年上半年中国演出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无论是演出场次、票房收入还是观众人数都实现了显著增长,彰显出中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相信随着文旅消费市场的持续复苏和演出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演出市场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